杏林星陨 一代儒医陈鳌石逝世
行医从教七十载,生前献出家传秘方和技艺
10月28日,福建省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陈鳌石先生在福州逝世,享年92岁。陈鳌石是福州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任中医师。他生前不仅行医治病、教书育人,还秉承前辈的奉献精神,献出家传秘方和技艺。
杏林星陨,德艺流芳!为缅怀陈鳌石,记者近日采访了他的次子——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的陈仲伟医生。
陈鳌石(居中)生前教学生炼制丹药。
名扬八闽大地
擅治肿瘤和外科疾病
1933年,陈鳌石出生于福州阳岐玉屏山庄的中医世家。他传承了外祖父、闽地名医赵飞翰的中医内科医术,以及父亲陈耕园的中医外科医术和炼丹术,并将二者结合,形成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特色。
陈鳌石医术精湛、丹药技术独特,尤其擅长诊疗良恶性肿瘤和中医外科类疾病,在八闽大地久负盛名。20世纪90年代,不少患者为看他的门诊,常于凌晨四五点就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排队。八点上班的陈鳌石顾念患者,总在七点半提前赶到医院,一直看到下午两三点,顾不上吃午饭。
“按我父亲陈鳌石的思想,治皮肤病光涂涂抹抹常常还不够。他特别注重调气血,将我们流派的核心治疗理念总结为九个字:重气血、宜辨证、予加减。比如,对一些体弱的皮肤病患者,要先用汤药调气血,再用凉药。”陈仲伟介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有位军人的体内遗留弹片多年,经反复手术,伤口仍不愈。陈鳌石前去会诊,让他外涂丹药加内服中药。仅治疗几次,军人的伤口便痊愈了。像这样让患者“绝处逢生”的案例还有很多。有些重症患者原本被判断所剩时日无多,经陈鳌石诊治后,目前仍正常地生活。
祖孙三代接力
家传秘方技艺献给国家
陈氏中医外科的秘方和技艺最早在福州阳岐陈氏家族中流传,陈耕园于1958年将绝大部分贡献给国家。后来,陈鳌石又带领儿子陈伯仪、陈仲伟以中医高校、医院为依托,进一步对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技艺开展总结、整理、教学、编书等工作,毫无保留地公开于世。
2019年2月,以陈鳌石先生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的福州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被确定为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2019年2月,陈氏丹药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12月,陈氏中医外科膏药疗法被列入福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氏丹药,以白降丹(能拔毒去腐肉)和红升丹(能促进生肌长肉)为代表,炼制时需添加金石矿物成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鳌石先生将家传炼丹术整编出《炼丹术》一书,填补了国内缺乏全面教授炼丹教材的空白。该书1987年获得福建省中医药优秀图书三等奖。
陈氏膏药,包括玉红膏(消炎生肌膏)、白油膏、拔毒膏、风寒止痛膏、消肿化结膏、化核膏等数十种,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烧烫伤、瘰疬、湿疹、瘘管、跌打损伤等病症。
陈仲伟说:“这些膏药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比如治疗皮炎的草本外用膏药,能弥补西药多依赖激素、抗生素治疗的不足。父亲还会酌情用药效相似的药物替换传统配方中一些患者有顾虑的成分,保证使用安全。”
行医从教七十载
奉献精神激励后人
陈鳌石行医从教七十载,一生鞠躬尽瘁。
2019年,陈鳌石不慎摔倒,手术后无法正常行走。但他仍然坐着轮椅坚持上门诊看病人。直到当年底,他因身体极度不适,才通知停诊。
近几年,陈鳌石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而逐渐淡出大众视野。10月28日凌晨,他在睡梦中安详离世。那位对患者和蔼可亲、为医学奉献所有,生前喜爱诗文、书法、武侠小说的老中医,永远离开了。
儒医已逝,但他的精神仍鞭策着无数中医后学。目前,陈伯仪、陈仲伟兄弟及季炳武等陈鳌石的学生们,通过书籍编写、论文撰写等形式,将陈氏中医的思想、经验、验方整理公开,延续陈鳌石的医术和仁心。
2016年,《悬壶传薪——陈鳌石中医外科临证精华》出版;2022年,《闽地儒医陈鳌石诊治肿瘤经验集》出版;2024年,《陈氏丹药传承与创新》出版。
(来源:福州晚报 记者 朱丹华 受访者供图)
举报/反馈